秦皇岛以“体育+”战略描绘山海活力风景线,助力现代化建设
【铭记重托,感恩前行,为谱写河北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秦皇岛力量】
全民健身热情高涨,赛事经济活力迸发
“体育+”战略助力,秦皇岛绘就山海跃动风景线
清晨,北戴河区的奥林匹克公园便已生机勃勃。身着中式服饰的老者专注地推掌,休闲步道上三两成群的中年人健谈漫步,轮滑少年如同彩蝶般穿梭赛场,运动的欢乐在此处弥漫。
近年来,秦皇岛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,高质量、高规格的体育赛事接连不断,全民健身图景愈发生动,体育经济活力四射,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,一座充满荣誉与活力的滨海体育名城在渤海湾崛起。
奥运基因深植城市血脉
海风轻拂,银帆破浪,激起片片雪白浪花。6月4日,2025年ILCA亚洲(公开)帆船锦标赛在北戴河新区蔚蓝海岸扬帆起航,17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运动员、教练员齐聚一堂,选手们驾驭帆船,在波涛间穿梭竞逐。
5月31日至6月8日,2025ILCA亚洲(公开)帆船锦标赛在北戴河新区举行。市体育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王宝彬表示,这是秦皇岛时隔36年再次举办洲际帆船赛事。秦皇岛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同时协办过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地级城市,见证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92名运动员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的精彩表现。
2025年,奥运圣火再次点亮港城,8个夜晚、12场奥足赛,让观众尽享体育盛宴。两大盛会不仅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历史文化,更将全市办赛热情与奥运精神相结合,为打造体育名城奠定坚实基础。
如今,这份体育精神在精彩赛事中持续闪耀。今年2月,秦皇岛成功承办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,953名运动员参加10大项比赛,获金牌94枚,金牌和奖牌总数全省第一。5月,2025秦皇岛马拉松鸣枪开跑,34个省级行政区以及17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竞逐“最美滨海赛道”,赛事实现100%绿电覆盖,获碳中和与绿色电力双认证。
全民健身编织城市活力网
6月29日清晨,记者在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看到,不少市民在此晨练。家住附近的市民温颖表示:“这里空气清新,适合运动。”傍晚时分,足球比赛和少年挥拍声此起彼伏。秦皇岛的大街小巷涌动着全民健身的热潮。
近年来,秦皇岛高标准推进体育惠民工程,丰富体育赛事供给,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近健身需求,打造全民健身健康城市。奥体中心焕新为“全民健身综合体”,体育公园、体育设施提升工程不断涌现。
秦皇岛水域全年7个月以上适宜开展海上运动,是国际公认的优秀海上赛场之一。中帆协北方总部基地落户于此。沿着162.7公里优质海岸线,秦皇岛布局了四大帆船运动片区,发展各类帆船运动。
14岁的北京学生胡清华每年暑假都会来秦皇岛参加帆船夏令营。胡清华的妈妈于莉娜表示:“孩子在这里训练进步很快,能在这么美丽的海滨看着孩子快乐成长,心里感觉挺幸福的。”
体育经济激活城市新动能
“赛事经济在拉动消费、促进就业、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”王宝彬表示,一场赛事就是一次消费盛宴、一次城市形象的生动展示。
第二十一届北戴河全民轮滑嘉年华期间,10项赛事活动带动消费近亿元。河北省第五届冰雪运动会期间,山海关古城举办体育文化旅游大集,现场参与超3万人次。
创新“赛事+”,拓展秦皇岛体育经济边界。融合“赛事+民俗”、“赛事+地产”、“赛事+商圈”,促进“赛事+旅游”,多元运动协同发展,筑就体育产业的繁荣图景。
从秦皇岛走向世界的乔氏台球,专注于中式八球领域的器材研发和运动发展,形成了从器材生产、赛事运营到人才培养的完整产业链条。市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,截至6月,全市体育行业纳统企业营业收入总和为12248.41万元,同比增长11.31%。